Last Updated on 1 12 月, 2023 by Miles
提及桃園龍岡的美食文化,大家通常會聯想到米干,但實際上這裡還有一項非常獨特的滇緬小吃「豌豆粉」。如其名,這種小吃是以豌豆為主要材料製作而成。豌豆粉的烹飪方式多樣,可製作成涼拌、熱的稀豆粉、炸豆粉,甚至是炸豆片。「忠貞雲鄉米干」是龍岡的一家歷史悠久的雲南小吃名店,已有近30年的歷史。店主張國偉秉承父親的手藝,以獨特的技藝呈獻給顧客Q彈、黏、香的豌豆粉。這家店不僅是當地的美食代表,更是一個深植在當地飲食記憶中的經典之一。
豌豆粉店家
忠貞雲鄉米干
於民國87年創立擁有將近30年歷史的「忠貞雲鄉米干」就位於龍岡國旗屋附近,藍色的招牌非常顯眼,而初次造訪是在星期五中午那時只見店內滿是絡繹不絕的人潮,我想多數人都是慕名而來吧。
店內的裝潢很簡單,但是你可以從中找到許多關於滇緬的元素,像是一張前人遷徙之路的地圖、雲南傳統的油紙傘等,這也再次讓我們知道龍岡這帶文化的多元性。
店內販售的品項繁多,光是豌豆粉就有4種吃法了,米干和巴巴絲也有不同的搭配方式,而價位在40~75元之間。
豌豆粉製作
凌晨4點,老闆上工!
在與老闆張國偉先生訪談後,得知原先是軍人的他在5年前政戰少校退伍後決定接下餐廳的經營權,開始向來自緬甸北部的雲南父親學習料理。軍人退伍後的每日作息反而更加嚴律,凌晨四點起床(老闆說這是最困難的事😂),就為了將父親傳承下來的傳統製法豌豆粉,以最道地的味道呈現給每一位惦記著家鄉的客人。
而為了更深入了解這項傳統料理的製作,我們決定跟拍豌豆粉的製作過程,當天凌晨三點就出發前往,一路拍攝到了早上9點!
📽製作過程紀錄片:豌裡的回憶-忠貞雲鄉米干
還記得凌晨四點的龍岡是多麼的寧靜,只有一旁國旗屋飄揚的國旗顯得生機,當大家還在睡夢中時,張國偉老闆已經穿上廚房圍裙,準備開始製作豌豆粉。
豌豆粉的製作與一般小吃相比相當繁瑣,製作過程長達約8小時之譜,不過在開始之前呢需要先將豌豆浸泡一個晚上,因為季節還有不同的浸泡時間,接下來的步驟是:
- 磨成豆漿
- 過濾(去除豆渣)並靜置,為了取豆芡
- 分離成「清漿、濃漿、白色豆芡」
- 煮,不斷地攪拌
- 冷卻或保溫(依據吃法有不同)
老闆很活潑幽默,在廚房作業時還會播放抖音歌曲合輯在過濾完後,過濾完豆渣後還對著鏡頭喊出:「打完收工」並擺出雙手扣緊的動作,可惜那時候攝影機出了問題,最後還請老闆再擺姿勢一次😂
文末的紀錄片裡有更多有趣的鏡頭!
豌豆粉之「豌」裡的回憶
這次我們將主角放在「豌豆粉」,它的原料單純只有豌豆(青豌豆)、水和鹽,但吃法根據烹煮方式有4種,涼拌清爽的豌豆粉、濃稠飽足的稀豆粉、外酥內軟配雲南泡菜汁的炸豆粉和高溫炸可以淋上煉乳的炸豆片。
熱騰騰的豌豆粉從鍋中倒出後,置於常溫凝固就會變成涼拌豌豆粉、放進電鍋則變成稀豆粉。
放冷後切片再加上佐料就變成涼拌豌豆粉囉
涼拌豌豆粉
四種吃法當中,我個人最喜歡的是涼拌豌豆粉,外觀看起來很像條狀的綠色果凍QQ彈彈的,咬下去卻帶有點黏,豌豆粉本身的味道不大,但是淋上蒜酥芝麻、香蒜油、蒜水、花生、醋、香菜和小黃瓜後好像產生了化學變化般,讓人忍不住一口接著一口,很像吃西餐時的開胃沙拉。不過份量頗多,如果還想搭配其他餐點的話,可以跟好友們一起共享。
聽說龍岡當地人(多是滇緬軍後裔)的早餐就會來碗豌豆粉+米干,為了深入體驗這項文化,在拍攝當天我們的早餐便吃了一碗涼拌豌豆粉!
稀豆粉
稀豆粉口感濃稠,味道和涼拌豌豆粉很相似,一樣也有加上不少佐料,比較大的差別就在口感和溫度了。一碗的稀豆粉能給你滿滿的飽足感,雖然佐料為整體提升不少,但吃到後面可能也會因為佐料而感到有點膩,建議可以配個炸豆粉交替換個口味。
炸豆片
炸豆片端上桌不說還以為是炸蝦片呢,咬下去卡滋卡滋作響,淋上煉乳和彩色糖粒,聽說這樣的吃法在龍岡比較少見。
豌豆粉微紀錄片
一桃園龍岡一塊簡單的招牌、一間古色古香的店面裡面有個身高不高卻一肩扛起傳承傳統雲南特色小吃的責任。在看著他勤奮的身影,臉上認真且執著的表情讓我們留下深刻的印象。我們希望幫這獨特的飲食文化和龍岡美食讓更多人認識,在台灣,有塊我們陌生卻相當吸引人的地區,也讓更多的饕客知道桌上這看似簡單的小菜,其背後的故事以及老闆付出的心理與堅持。
原先的紀錄片應會有主持人的訪問片段,可惜還沒來得及訪問,拍攝便因疫情爆發而終止。最後僅能將僅有的食材前置作業片段,以較活潑的方式呈現,除了讓大家認識這項滇緬小吃外,也帶出張國偉老闆詼諧幽默的一面。
店家資訊
地址:32093桃園市中壢區龍平路207號
電話:(03)4568767
更多旅遊文章: